早AI大众|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港;贵州榕江已撤离转移群众超4万人
早AI大众|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港;贵州榕江已撤离转移群众超4万人
早AI大众|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将访港;贵州榕江已撤离转移群众超4万人“编号‘001’找到了(le)!”
前不久,陆军某旅七连官兵在历史资料中,成功找到首任连长王玉增(wángyùzēng)的(de)相关信息。听到这个消息,时任连长徐斗环激动不已。
“这些年我们一直按照入连顺序,为曾(céng)在七连服役的(de)官兵授予编号。”历经多年(duōnián)寻找,徐斗环终于等到了老连长的“归队”时刻,“‘001’正是连队第一任连长的荣誉编号。”
谈起荣誉编号的由来,徐斗环感慨万千。那年,该连经历改革重组,官兵们一时难以快速转换身份,对新连队缺乏(quēfá)认同感。连续(liánxù)好几次比武(bǐwǔ),这支前身曾被誉为“尖刀(jiāndāo)”的连队都收获寥寥,官兵们的情绪也变得更加低落。
“必须让(ràng)每个人切实意识到自己是连队建设的主人公。”连队党支部经过讨论,决定给每名(měimíng)官兵赋予荣誉编号,帮助(bāngzhù)大家在连队历史中找准自身定位,引导官兵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。
然而,由于(yóuyú)年代久远,连队前身单位的历任官兵信息不全,为每名官兵编号成了一道难题。尤其是象征连队历史起点(qǐdiǎn)的首任(shǒurèn)连长,在现有资料中连名字都没留下……
“没有‘001’,哪来(nǎlái)后面的编号?”指导员张宇说,“为了找到首任连长,大家花了很多(hěnduō)时间在各类资料中寻找(xúnzhǎo)蛛丝马迹,甚至有战友趁着休假跑去连队诞生地调查……”
一次偶然的集训(jíxùn),连队战士肖祖滨结识了该旅机关(jīguān)王干事。了解到七连正在开展“寻根(xúngēn)”活动,王干事想起自己整理资料时,曾见过一本记载着该旅前身部队大部分战役情况的手册。
得知这一消息,肖祖滨立即向连队报告。很快,张宇便通过王干事联系上相关资料负责人申可意,并在手册中找到这样一句话:13纵队第111团(tuán)一连连长王玉增牺牲于(yú)淮海战役(huáihǎizhànyì)中的大宋庄战斗。
张宇翻看连(lián)史,该连前身为原(wèiyuán)胶东荣成独立营三连三排扩充而成,当时被(bèi)编为独立营一连。“虽然都是一连连长,但此一连非彼一连。”他感到有些失落。
“我记得军(jūn)史记载那时经历过一次大的调整改编,说不定这个一连(yīlián)就是你们连队。”一旁的申可意提醒道。
“这位连长会(huì)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老连长吗?”带着疑问,张宇主动联系淮海战役纪念馆了解(liǎojiě)情况(qíngkuàng),战士郭涛还利用休假时间跑到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咨询,都没有找到答案。
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时,旅机关传来消息,在新搜集的旅史资料档案中找到这样一条记录——独立营一连组建后整(hòuzhěng)建制改编(gǎibiān)为13纵队第111团一连。张宇和战友在档案室中仔细查找核对,终于确认各种时间、地点、事件都能吻合(wěnhé):王玉增就是该(gāi)连首任连长!
“荣誉编号不仅是几个数字,它更像是一串精神密码(mìmǎ),将革命(gémìng)先辈与新时代官兵紧紧连在一起。”徐斗环说,只有铭记历史,才能读懂前人的奋斗,才能明白(míngbái)如何继续前行。
寻找编号“001”的过程(guòchéng),让(ràng)全连官兵对自己的荣誉编号更加珍惜,心更加紧密地聚拢在一起。
历史中的一个个冲锋身影,也激励着后来人攻坚克难。前不久,在上级组织的建制连体能(tǐnéng)抽考(chōukǎo)中,全连(quánlián)官兵团结一心奋力拼搏,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时光荏苒,传承不息。寻找编号“001”的旅程告一段落,官兵们(guānbīngmen)仍(réng)在追溯更多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……
寻找编号(biānhào)背后的“精神密码”
■郑志明 王梦圆 毛英椿(chūn)
陆军某旅七连开展(kāizhǎn)“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”交流分享会。
每一个(yígè)编号背后都藏着一场热血沸腾的冲锋、一份并肩作战的情谊
谈起刚开始寻找(xúnzhǎo)荣誉编号的经历,陆军某旅七连一级(yījí)上士管永盛记忆十分深刻。
那年(nànián),连队专门成立“寻根”小组为官兵编配荣誉编号,由(yóu)管永盛担任组长。然而,连队经过多次转隶整编、改革移防,大量(dàliàng)史料散佚,现有资料仅仅记载了近两年的人员名单,他并未找到太多有用信息。
“从1946年(nián)建连至今,至少有数千名官兵姓名和身份不清,这么多人该怎么找,去哪里找?”管永盛一时(yīshí)感到无从下手。
“机关应该保存了一些兵员信息,要不去问问他们?”受到排长李家栋的(de)提醒,管永盛试着向机关寻求帮助。在机关配合下,他很快从各类档案中翻找出300多名(duōmíng)老兵的信息。这一进展(jìnzhǎn)令管永盛和战友颇为振奋(zhènfèn)。他们立即挨个(āigè)给这些老兵打电话,希望挖掘到更多老兵的线索。
然而(ránér),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顺利。大多数老兵的联系方式已更换,即使有个别老兵能联系上,提供的信息也很零散(língsǎn)。年代越久远,老兵间的联系越少,想完全获取某一(mǒuyī)阶段连队全员的情况十分困难。
他们开始意识到(dào),按这样的方式寻找(xúnzhǎo),任务根本无法完成。有人甚至建议直接将过去“归零”,从现役官兵开始赋予荣誉编号。
“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。探索荣誉编号的过程,也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。”时任连长徐斗环说出自己的看法,“要(yào)想找到人就(jiù)得找对(duì)人,主官是对连队人员底数最清楚(qīngchǔ)的人,我们可以先找出历任主官的信息,再从他们身上找突破。”徐斗环的一番话,让大家重拾信心。
跨越数十载时光,寻找的过程并不(bù)容易。在倒序梳理到第15任连长(liánzhǎng)时,管永盛没能从当时的连主官及老兵口中(kǒuzhōng)问到第14任连长的联系方式,只知道老连长叫曾必文。他们的工作再次陷入僵局。
机缘巧合之下,管永盛在兄弟单位授称3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遇到一位老兵,从他那里得到一条(yītiáo)重要线索(xiànsuǒ)——曾必文是江西抚州人。
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,官兵们却很高兴:“知道老连长的(de)家乡在哪,我们就有方向了!”于是(yúshì),管永盛与小组(xiǎozǔ)成员利用休假时间踏上旅程。抵达江西抚州后,他们在当地人武部的帮助下,终于在南丰县找到(zhǎodào)了老连长。
“我清晰记得与老连长初次见面时的(de)场景。”一级上士陈远进回忆道,“他就像见到久别重逢(jiǔbiéchóngféng)的亲人,紧紧握住了我们的手。”
得知管永盛等人的(de)(de)来意,曾必文拿出一本破旧泛黄的笔记本。大家激动地发现,这本笔记不仅记录了老连长任职期间的官兵信息(xìnxī),还有许多不被知晓的动人故事。
“王建伟探亲期间,为保护群众与歹徒英勇搏斗(bódòu)”“郭镛忍着(zhe)伤痛加班加点训练,进入阅兵方队光荣接受检阅”……翻看一条条记录,大家的眼眶热了。这(zhè)一刻,他们真正明白了,寻找编号不是为了得到一串简单的数字符号,每一个编号背后都藏(cáng)着一场热血沸腾的冲锋、一份并肩作战的情谊,那是连队最(zuì)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离开前,老连长(liánzhǎng)曾必文再三叮嘱:“一定要(yào)把我们的战友都找回来,不能让他们被历史遗忘。”这句话,被管永盛和战友深深刻在心中。
随着“寻根”工作(gōngzuò)持续推进,不少退伍(tuìwǔ)老兵也陆续投身这场意义非凡的追溯行动——
转业多年的老连长周常念专程赶回连队,一笔一画将当时战友们的名字写在(zài)本子上;老指导员张灿煌给连队寄(jì)来一封手写书信,详细记录了同期(tóngqī)战友姓名等关键信息……在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人的帮助与支持下,他们收集到的官兵信息持续在更新。
讲好每个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,才能真正读懂那段光荣的历史(lìshǐ)
“黄伟,你有啥心事吗?”那天,看到即将退伍的二级(èrjí)上士黄伟心不在焉的样子,徐斗环主动找到他谈心(tánxīn)。
黄伟是“寻根”小组的(de)一员,一直负责相关资料的核验归档。“连长,我们陆陆续续找回这么多老兵信息,眼看要退伍了,还不(bù)知道(dào)自己的编号是多少,我心里有些遗憾。”黄伟的回答(huídá),道出了许多退伍老兵的心事。
听到这话,徐斗环心里(xīnlǐ)也有些为难。要想按照(ànzhào)最初想法找齐所有(suǒyǒu)官兵,给每个人分配荣誉编号,涉及时间跨度非常大,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。
“不如划定一个时间节点(jiédiǎn),把节点前的数字空出来慢慢找,从节点后开始编号(biānhào)怎么样?”这时,连队文书陈杰提出建议,得到(dédào)了战友广泛认同。
“作为改革后(hòu)应运而生的新型陆军部队,连队在新时代阔步向前,发生(fāshēng)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不如就以2017年为节点进行编号(biānhào)!”官兵们迅速达成共识。通过查找旅史档案、历史文献,他们核实了连队组建(zǔjiàn)以来的编制表,确定自连队组建到2017年重组的各(gè)阶段编制员额,再对照(duìzhào)往期征兵政策、牺牲官兵人数等信息多次复核增删,最终得出“2730”这个数字。
就这样,该连以数字“2730”为(wèi)界限,将前面未知的数字预留出来,待日后核实;2017年以后入伍的人员(rényuán),则在(zài)“2730”的基础上继续排序。
“肖俊雄。”“到!”“你是七连第2905名战士(zhànshì)。”“是!”
“都亮。”“到!”“你是(shì)七连第2946名战士。”“是!”
那一天,七连组织了首次荣誉(róngyù)编号授予仪式,所有官兵都兴奋不已。“听到属于自己的那串(nàchuàn)编号时(shí),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心底生根发芽。”作为连队军龄最长的兵,史兴乐至今忘不了那天的心潮澎湃。
“给官兵授予荣誉编号只是第一步,讲好每个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(gùshì),才能真正读懂那段光荣的历史(lìshǐ)。”指导员张宇说。那场仪式后不久,他们便整合已搜集到的编号故事,举办了一场“强军故事会”,将连队(liánduì)建设发展(fāzhǎn)历程中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故事搬上(bānshàng)讲台。张宇作为首讲人,以跨时空对话与情景再现的方式(fāngshì),讲述了“001”号老连长王玉增的故事——
“连队随团参加大(dà)宋庄、小宋庄战斗,在(zài)突破纵深时遭到敌人反攻。老连长身负重伤,忍着剧痛坚持战斗。子弹打没了,就冲上去与敌人贴身肉搏(ròubó)……”
“那一刻,老连长仿佛挺立在我(wǒ)眼前,让我的内心十分触动。”回忆起(huíyìqǐ)那天的场景,二级上士李健至今难以忘怀。
在“强军(qiángjūn)故事会”尾声,专程从江西老家赶来的第14任连长曾必文,也走上(zǒushàng)讲台与官兵分享战斗故事:“那年夏天,温度达到37摄氏度以上,我们(wǒmen)连队经过13个市县,行程约1000公里……”
曾必文的讲述,将官兵带回那一段奋斗岁月。不少官兵表示:“虽然使命任务随着时代变迁而(ér)变化,过硬的战斗(zhàndòu)作风却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看到活动圆满落幕,张宇愈发坚定了讲好连史故事的信心。他(tā)决定把连史中的二级人民英模门玉红、战斗模范姜元龙等英雄事迹一一搬上故事会,并鼓励连队官兵上台讲述自身(zìshēn)的奋斗历程(lìchéng)。
为了更好发挥荣誉编号的教育引导作用,该连(lián)精心编撰《连史册》,结合新兵入营、老兵退伍及重大节日组织荣誉编号授予仪式(yíshì),每年(měinián)还邀请退伍老兵回到连队,为官兵讲述编号背后的战斗故事。
接续的荣誉编号,赓续着连队的精神血脉,也让官兵愈发斗志昂扬,奋勇争先(fènyǒngzhēngxiān)投身强军事业(shìyè)。
“作为英雄传人,无论何时都要(yào)为连队争光。”前段时间的一场群众性练兵比武,该连二级上士张细雄通过层层选拔获得比武资格(zīgé)。凭着(píngzhe)心中的信念,他在决赛场上咬牙坚持冲锋,最终荣获冠军。
该连官兵进行战术综合训练(xùnliàn)。肖祖滨摄
前辈们书写了厚重的连史,如今续写荣光(róngguāng)的重任落在我们肩头
晨光熹微,一级上士吴阳波早早起床,在军容(jūnróng)镜前仔细整理着装。对他来说,今天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(rìzi)。
“吴阳波,荣誉编号2755,担任连队射击技师,带领射击队伍圆满完成演训活动,荣立三等功一次。”在(zài)全连官兵(guānbīng)共同见证下,徐斗环拿出《连史册》,将吴阳波的个人事迹记录在内(zàinèi)。
这一刻(yīkè),吴阳波等待了太久。
那年,吴阳波从其他(tā)单位调整到七连,一度感到“水土不服”:营里组织(zǔzhī)武装3公里比武,他尽全力跑完全程,其他战友却早已(zǎoyǐ)冲过终点;400米障碍训练,别人都能快速通过,唯独他跳进深坑(shēnkēng)后半天爬不上来……
看到不少(bùshǎo)同年(tóngnián)兵纷纷立功受奖,吴阳波觉得自己年龄偏大、专业又不对口,立功受奖的机会渺茫。他内心十分沮丧,打算(dǎsuàn)“干两年就退伍”。
吴阳波(wúyángbō)的思想波动,被连队(liánduì)主官看在眼里(kànzàiyǎnlǐ)。一天谈心,徐斗环拿出《连史册》,指着编号2755后面的一行空白对他说:“七连每个人都有书写自己荣誉的机会,这个数字后面的空白,需要你(nǐ)自己来填写。”
“史兴乐(shǐxīnglè),荣誉(róngyù)编号(biānhào)2615,一门心思钻研组训方法,悉心总结带兵之道”“卢宗武(lúzōngwǔ),荣誉编号2739,既担任过载员也担任过乘员,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”……看着连史册上一个个奋勇争先的故事,吴阳波下定决心作出改变。
从那天起,他开始努力加训补差,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。如今,吴阳波不但成长为专业骨干,还(hái)担任了全营首席教练员。前不久,他带领战友奔赴(bēnfù)野外参加(cānjiā)战斗射击考核,成功打出“满堂彩”。
一个个编号背后的(de)新时代奋斗故事,正在影响更多年轻官兵。
列兵刘凝欣家境优渥,刚下连时因为不适应部队生活,常常找理由躲避训练。一次训练间隙的(de)交流分享,编号2766的二级(èrjí)上士张明凯为战友(zhànyǒu)讲述了自己从“叛逆少年”成长为特级技师的故事。这段相似的经历,让刘凝欣深受触动。他暗下决心(xiàjuéxīn),要用行动和成绩书写(shūxiě)自己的荣耀。
而后,刘凝欣从基础体能开始制订补差强训计划,主动向(xiàng)训练尖子请教,并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专业知识。在后来的考核中,他的训练成绩明显进步,名字还登上了(le)军事训练“龙虎榜”。一次实兵演训,某车组一名炮手意外“阵亡”,刘凝欣迅速替补(tìbǔ)上阵,精准摧毁(cuīhuǐ)“敌(dí)”目标,得到战友们点赞。
“前辈们书写了厚重的连史,如今续写荣光的重任落在我们肩头(jiāntóu)。”回顾来路(láilù),他坚定地说。
指导员张宇告诉笔者(bǐzhě),荣誉编号不仅见证了摘金夺银的辉煌(huīhuáng)时刻,也(yě)镌刻了许多默默奉献的平凡小事:黄家欢,荣誉编号2837,担任连队兼职水电工,野外驻训期间主动担负全营水电维护工作;孙思远,荣誉编号2924,入伍前学过理发,下连后(xiàliánhòu)主动兼职连队理发员,每周利用(lìyòng)休息时间帮战友服务……
“无论(wúlùn)贡献多少、事迹大小,每一个强军足迹都值得(zhíde)被铭记。”张宇说。
一个个编号,暗藏着奋进攻坚、团结制胜的“精神密码”。强军征程(zhēngchéng)上,连队官兵从(cóng)历史足迹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,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(níngjùlì)和战斗力。前段时间,该连多人在上级组织的考核比武中荣获佳绩,连队也因各项(gèxiàng)建设成绩突出,荣立集体三等功。
(来源:中国军网-解放军报(jiěfàngjūnbào))
“编号‘001’找到了(le)!”
前不久,陆军某旅七连官兵在历史资料中,成功找到首任连长王玉增(wángyùzēng)的(de)相关信息。听到这个消息,时任连长徐斗环激动不已。
“这些年我们一直按照入连顺序,为曾(céng)在七连服役的(de)官兵授予编号。”历经多年(duōnián)寻找,徐斗环终于等到了老连长的“归队”时刻,“‘001’正是连队第一任连长的荣誉编号。”
谈起荣誉编号的由来,徐斗环感慨万千。那年,该连经历改革重组,官兵们一时难以快速转换身份,对新连队缺乏(quēfá)认同感。连续(liánxù)好几次比武(bǐwǔ),这支前身曾被誉为“尖刀(jiāndāo)”的连队都收获寥寥,官兵们的情绪也变得更加低落。
“必须让(ràng)每个人切实意识到自己是连队建设的主人公。”连队党支部经过讨论,决定给每名(měimíng)官兵赋予荣誉编号,帮助(bāngzhù)大家在连队历史中找准自身定位,引导官兵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。
然而,由于(yóuyú)年代久远,连队前身单位的历任官兵信息不全,为每名官兵编号成了一道难题。尤其是象征连队历史起点(qǐdiǎn)的首任(shǒurèn)连长,在现有资料中连名字都没留下……
“没有‘001’,哪来(nǎlái)后面的编号?”指导员张宇说,“为了找到首任连长,大家花了很多(hěnduō)时间在各类资料中寻找(xúnzhǎo)蛛丝马迹,甚至有战友趁着休假跑去连队诞生地调查……”
一次偶然的集训(jíxùn),连队战士肖祖滨结识了该旅机关(jīguān)王干事。了解到七连正在开展“寻根(xúngēn)”活动,王干事想起自己整理资料时,曾见过一本记载着该旅前身部队大部分战役情况的手册。
得知这一消息,肖祖滨立即向连队报告。很快,张宇便通过王干事联系上相关资料负责人申可意,并在手册中找到这样一句话:13纵队第111团(tuán)一连连长王玉增牺牲于(yú)淮海战役(huáihǎizhànyì)中的大宋庄战斗。
张宇翻看连(lián)史,该连前身为原(wèiyuán)胶东荣成独立营三连三排扩充而成,当时被(bèi)编为独立营一连。“虽然都是一连连长,但此一连非彼一连。”他感到有些失落。
“我记得军(jūn)史记载那时经历过一次大的调整改编,说不定这个一连(yīlián)就是你们连队。”一旁的申可意提醒道。
“这位连长会(huì)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老连长吗?”带着疑问,张宇主动联系淮海战役纪念馆了解(liǎojiě)情况(qíngkuàng),战士郭涛还利用休假时间跑到荣成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咨询,都没有找到答案。
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时,旅机关传来消息,在新搜集的旅史资料档案中找到这样一条记录——独立营一连组建后整(hòuzhěng)建制改编(gǎibiān)为13纵队第111团一连。张宇和战友在档案室中仔细查找核对,终于确认各种时间、地点、事件都能吻合(wěnhé):王玉增就是该(gāi)连首任连长!
“荣誉编号不仅是几个数字,它更像是一串精神密码(mìmǎ),将革命(gémìng)先辈与新时代官兵紧紧连在一起。”徐斗环说,只有铭记历史,才能读懂前人的奋斗,才能明白(míngbái)如何继续前行。
寻找编号“001”的过程(guòchéng),让(ràng)全连官兵对自己的荣誉编号更加珍惜,心更加紧密地聚拢在一起。
历史中的一个个冲锋身影,也激励着后来人攻坚克难。前不久,在上级组织的建制连体能(tǐnéng)抽考(chōukǎo)中,全连(quánlián)官兵团结一心奋力拼搏,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时光荏苒,传承不息。寻找编号“001”的旅程告一段落,官兵们(guānbīngmen)仍(réng)在追溯更多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……
寻找编号(biānhào)背后的“精神密码”
■郑志明 王梦圆 毛英椿(chūn)
陆军某旅七连开展(kāizhǎn)“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”交流分享会。
每一个(yígè)编号背后都藏着一场热血沸腾的冲锋、一份并肩作战的情谊
谈起刚开始寻找(xúnzhǎo)荣誉编号的经历,陆军某旅七连一级(yījí)上士管永盛记忆十分深刻。
那年(nànián),连队专门成立“寻根”小组为官兵编配荣誉编号,由(yóu)管永盛担任组长。然而,连队经过多次转隶整编、改革移防,大量(dàliàng)史料散佚,现有资料仅仅记载了近两年的人员名单,他并未找到太多有用信息。
“从1946年(nián)建连至今,至少有数千名官兵姓名和身份不清,这么多人该怎么找,去哪里找?”管永盛一时(yīshí)感到无从下手。
“机关应该保存了一些兵员信息,要不去问问他们?”受到排长李家栋的(de)提醒,管永盛试着向机关寻求帮助。在机关配合下,他很快从各类档案中翻找出300多名(duōmíng)老兵的信息。这一进展(jìnzhǎn)令管永盛和战友颇为振奋(zhènfèn)。他们立即挨个(āigè)给这些老兵打电话,希望挖掘到更多老兵的线索。
然而(ránér),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顺利。大多数老兵的联系方式已更换,即使有个别老兵能联系上,提供的信息也很零散(língsǎn)。年代越久远,老兵间的联系越少,想完全获取某一(mǒuyī)阶段连队全员的情况十分困难。
他们开始意识到(dào),按这样的方式寻找(xúnzhǎo),任务根本无法完成。有人甚至建议直接将过去“归零”,从现役官兵开始赋予荣誉编号。
“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。探索荣誉编号的过程,也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。”时任连长徐斗环说出自己的看法,“要(yào)想找到人就(jiù)得找对(duì)人,主官是对连队人员底数最清楚(qīngchǔ)的人,我们可以先找出历任主官的信息,再从他们身上找突破。”徐斗环的一番话,让大家重拾信心。
跨越数十载时光,寻找的过程并不(bù)容易。在倒序梳理到第15任连长(liánzhǎng)时,管永盛没能从当时的连主官及老兵口中(kǒuzhōng)问到第14任连长的联系方式,只知道老连长叫曾必文。他们的工作再次陷入僵局。
机缘巧合之下,管永盛在兄弟单位授称3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遇到一位老兵,从他那里得到一条(yītiáo)重要线索(xiànsuǒ)——曾必文是江西抚州人。
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,官兵们却很高兴:“知道老连长的(de)家乡在哪,我们就有方向了!”于是(yúshì),管永盛与小组(xiǎozǔ)成员利用休假时间踏上旅程。抵达江西抚州后,他们在当地人武部的帮助下,终于在南丰县找到(zhǎodào)了老连长。
“我清晰记得与老连长初次见面时的(de)场景。”一级上士陈远进回忆道,“他就像见到久别重逢(jiǔbiéchóngféng)的亲人,紧紧握住了我们的手。”
得知管永盛等人的(de)(de)来意,曾必文拿出一本破旧泛黄的笔记本。大家激动地发现,这本笔记不仅记录了老连长任职期间的官兵信息(xìnxī),还有许多不被知晓的动人故事。
“王建伟探亲期间,为保护群众与歹徒英勇搏斗(bódòu)”“郭镛忍着(zhe)伤痛加班加点训练,进入阅兵方队光荣接受检阅”……翻看一条条记录,大家的眼眶热了。这(zhè)一刻,他们真正明白了,寻找编号不是为了得到一串简单的数字符号,每一个编号背后都藏(cáng)着一场热血沸腾的冲锋、一份并肩作战的情谊,那是连队最(zuì)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离开前,老连长(liánzhǎng)曾必文再三叮嘱:“一定要(yào)把我们的战友都找回来,不能让他们被历史遗忘。”这句话,被管永盛和战友深深刻在心中。
随着“寻根”工作(gōngzuò)持续推进,不少退伍(tuìwǔ)老兵也陆续投身这场意义非凡的追溯行动——
转业多年的老连长周常念专程赶回连队,一笔一画将当时战友们的名字写在(zài)本子上;老指导员张灿煌给连队寄(jì)来一封手写书信,详细记录了同期(tóngqī)战友姓名等关键信息……在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人的帮助与支持下,他们收集到的官兵信息持续在更新。
讲好每个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,才能真正读懂那段光荣的历史(lìshǐ)
“黄伟,你有啥心事吗?”那天,看到即将退伍的二级(èrjí)上士黄伟心不在焉的样子,徐斗环主动找到他谈心(tánxīn)。
黄伟是“寻根”小组的(de)一员,一直负责相关资料的核验归档。“连长,我们陆陆续续找回这么多老兵信息,眼看要退伍了,还不(bù)知道(dào)自己的编号是多少,我心里有些遗憾。”黄伟的回答(huídá),道出了许多退伍老兵的心事。
听到这话,徐斗环心里(xīnlǐ)也有些为难。要想按照(ànzhào)最初想法找齐所有(suǒyǒu)官兵,给每个人分配荣誉编号,涉及时间跨度非常大,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。
“不如划定一个时间节点(jiédiǎn),把节点前的数字空出来慢慢找,从节点后开始编号(biānhào)怎么样?”这时,连队文书陈杰提出建议,得到(dédào)了战友广泛认同。
“作为改革后(hòu)应运而生的新型陆军部队,连队在新时代阔步向前,发生(fāshēng)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不如就以2017年为节点进行编号(biānhào)!”官兵们迅速达成共识。通过查找旅史档案、历史文献,他们核实了连队组建(zǔjiàn)以来的编制表,确定自连队组建到2017年重组的各(gè)阶段编制员额,再对照(duìzhào)往期征兵政策、牺牲官兵人数等信息多次复核增删,最终得出“2730”这个数字。
就这样,该连以数字“2730”为(wèi)界限,将前面未知的数字预留出来,待日后核实;2017年以后入伍的人员(rényuán),则在(zài)“2730”的基础上继续排序。
“肖俊雄。”“到!”“你是七连第2905名战士(zhànshì)。”“是!”
“都亮。”“到!”“你是(shì)七连第2946名战士。”“是!”
那一天,七连组织了首次荣誉(róngyù)编号授予仪式,所有官兵都兴奋不已。“听到属于自己的那串(nàchuàn)编号时(shí),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心底生根发芽。”作为连队军龄最长的兵,史兴乐至今忘不了那天的心潮澎湃。
“给官兵授予荣誉编号只是第一步,讲好每个荣誉编号背后的故事(gùshì),才能真正读懂那段光荣的历史(lìshǐ)。”指导员张宇说。那场仪式后不久,他们便整合已搜集到的编号故事,举办了一场“强军故事会”,将连队(liánduì)建设发展(fāzhǎn)历程中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故事搬上(bānshàng)讲台。张宇作为首讲人,以跨时空对话与情景再现的方式(fāngshì),讲述了“001”号老连长王玉增的故事——
“连队随团参加大(dà)宋庄、小宋庄战斗,在(zài)突破纵深时遭到敌人反攻。老连长身负重伤,忍着剧痛坚持战斗。子弹打没了,就冲上去与敌人贴身肉搏(ròubó)……”
“那一刻,老连长仿佛挺立在我(wǒ)眼前,让我的内心十分触动。”回忆起(huíyìqǐ)那天的场景,二级上士李健至今难以忘怀。
在“强军(qiángjūn)故事会”尾声,专程从江西老家赶来的第14任连长曾必文,也走上(zǒushàng)讲台与官兵分享战斗故事:“那年夏天,温度达到37摄氏度以上,我们(wǒmen)连队经过13个市县,行程约1000公里……”
曾必文的讲述,将官兵带回那一段奋斗岁月。不少官兵表示:“虽然使命任务随着时代变迁而(ér)变化,过硬的战斗(zhàndòu)作风却是一脉相承的。”
看到活动圆满落幕,张宇愈发坚定了讲好连史故事的信心。他(tā)决定把连史中的二级人民英模门玉红、战斗模范姜元龙等英雄事迹一一搬上故事会,并鼓励连队官兵上台讲述自身(zìshēn)的奋斗历程(lìchéng)。
为了更好发挥荣誉编号的教育引导作用,该连(lián)精心编撰《连史册》,结合新兵入营、老兵退伍及重大节日组织荣誉编号授予仪式(yíshì),每年(měinián)还邀请退伍老兵回到连队,为官兵讲述编号背后的战斗故事。
接续的荣誉编号,赓续着连队的精神血脉,也让官兵愈发斗志昂扬,奋勇争先(fènyǒngzhēngxiān)投身强军事业(shìyè)。
“作为英雄传人,无论何时都要(yào)为连队争光。”前段时间的一场群众性练兵比武,该连二级上士张细雄通过层层选拔获得比武资格(zīgé)。凭着(píngzhe)心中的信念,他在决赛场上咬牙坚持冲锋,最终荣获冠军。
该连官兵进行战术综合训练(xùnliàn)。肖祖滨摄
前辈们书写了厚重的连史,如今续写荣光(róngguāng)的重任落在我们肩头
晨光熹微,一级上士吴阳波早早起床,在军容(jūnróng)镜前仔细整理着装。对他来说,今天是个意义重大的日子(rìzi)。
“吴阳波,荣誉编号2755,担任连队射击技师,带领射击队伍圆满完成演训活动,荣立三等功一次。”在(zài)全连官兵(guānbīng)共同见证下,徐斗环拿出《连史册》,将吴阳波的个人事迹记录在内(zàinèi)。
这一刻(yīkè),吴阳波等待了太久。
那年,吴阳波从其他(tā)单位调整到七连,一度感到“水土不服”:营里组织(zǔzhī)武装3公里比武,他尽全力跑完全程,其他战友却早已(zǎoyǐ)冲过终点;400米障碍训练,别人都能快速通过,唯独他跳进深坑(shēnkēng)后半天爬不上来……
看到不少(bùshǎo)同年(tóngnián)兵纷纷立功受奖,吴阳波觉得自己年龄偏大、专业又不对口,立功受奖的机会渺茫。他内心十分沮丧,打算(dǎsuàn)“干两年就退伍”。
吴阳波(wúyángbō)的思想波动,被连队(liánduì)主官看在眼里(kànzàiyǎnlǐ)。一天谈心,徐斗环拿出《连史册》,指着编号2755后面的一行空白对他说:“七连每个人都有书写自己荣誉的机会,这个数字后面的空白,需要你(nǐ)自己来填写。”
“史兴乐(shǐxīnglè),荣誉(róngyù)编号(biānhào)2615,一门心思钻研组训方法,悉心总结带兵之道”“卢宗武(lúzōngwǔ),荣誉编号2739,既担任过载员也担任过乘员,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”……看着连史册上一个个奋勇争先的故事,吴阳波下定决心作出改变。
从那天起,他开始努力加训补差,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。如今,吴阳波不但成长为专业骨干,还(hái)担任了全营首席教练员。前不久,他带领战友奔赴(bēnfù)野外参加(cānjiā)战斗射击考核,成功打出“满堂彩”。
一个个编号背后的(de)新时代奋斗故事,正在影响更多年轻官兵。
列兵刘凝欣家境优渥,刚下连时因为不适应部队生活,常常找理由躲避训练。一次训练间隙的(de)交流分享,编号2766的二级(èrjí)上士张明凯为战友(zhànyǒu)讲述了自己从“叛逆少年”成长为特级技师的故事。这段相似的经历,让刘凝欣深受触动。他暗下决心(xiàjuéxīn),要用行动和成绩书写(shūxiě)自己的荣耀。
而后,刘凝欣从基础体能开始制订补差强训计划,主动向(xiàng)训练尖子请教,并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专业知识。在后来的考核中,他的训练成绩明显进步,名字还登上了(le)军事训练“龙虎榜”。一次实兵演训,某车组一名炮手意外“阵亡”,刘凝欣迅速替补(tìbǔ)上阵,精准摧毁(cuīhuǐ)“敌(dí)”目标,得到战友们点赞。
“前辈们书写了厚重的连史,如今续写荣光的重任落在我们肩头(jiāntóu)。”回顾来路(láilù),他坚定地说。
指导员张宇告诉笔者(bǐzhě),荣誉编号不仅见证了摘金夺银的辉煌(huīhuáng)时刻,也(yě)镌刻了许多默默奉献的平凡小事:黄家欢,荣誉编号2837,担任连队兼职水电工,野外驻训期间主动担负全营水电维护工作;孙思远,荣誉编号2924,入伍前学过理发,下连后(xiàliánhòu)主动兼职连队理发员,每周利用(lìyòng)休息时间帮战友服务……
“无论(wúlùn)贡献多少、事迹大小,每一个强军足迹都值得(zhíde)被铭记。”张宇说。
一个个编号,暗藏着奋进攻坚、团结制胜的“精神密码”。强军征程(zhēngchéng)上,连队官兵从(cóng)历史足迹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,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(níngjùlì)和战斗力。前段时间,该连多人在上级组织的考核比武中荣获佳绩,连队也因各项(gèxiàng)建设成绩突出,荣立集体三等功。
(来源:中国军网-解放军报(jiěfàngjūnbào)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